<% dim rs, sql, rs1, sql1,rs2,sql2,rs3,sql3,rs4,sql4,rsimg,sqlimg,rsimg2,sqlimg2 set r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et rs1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et rs2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et rs3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et rs4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et rsimg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et rsimg2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 学会会讯 - 涓浗鍔涘瀛︿細  中国力学学会会讯    第1期 (总第225期)                   


目  录

1.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纪要 (1)

2.第五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的第五届断裂与损伤专业组成员名单 (2)

3. 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纪要 (2)

4. 全国非线性振动、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纪要 (4)

5.第六届全国工程中边界元法学术会议纪要 (4)

6.力学2000大会渗流力学专题讨论会暨第六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会会议纪要  (5)

7. 中国力学学会沉痛悼念前理事长王仁先生逝世的唁函  (6)

8. 王仁先生生平  (7)

省市学会信息

9. 江西省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组成 (10)

10. 重庆市力学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暨理事扩大会召开 (10)

学术报告

11. 经济形势与西部开发      王梦奎 (11)


返回目录

 

 


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常务理事会议纪要


  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常务理事会于2000年12月25日下午在中科院力学所举行。出席会议的有:白以龙、陈滨、方岱宁、符松、顾元宪、洪友士、黄黔、黄永念、李潜、罗纪生、梅凤翔、苏先樾、伍小平、杨卫、姚振汉、俞鸿儒、杨亚政等。白以龙理事长主持会议。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讨论了《力学学报》英文版编委会的重组问题,基本通过了王自强主编与伍小平、杨卫副理事长经过认真研究和较长时期酝酿提出的方案:为更好的将杂志办成国际性刊物,将减少国内编委增加国外编委。编委会由28人组成,其中国外学者11人,国内学者16人,香港地区1人。王自强、陈十一(美国)、高华健(美国)共同任Editors。编委会任期4年。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英文期刊原是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根据等离子体所申请共同主办的报告,常务理事会同意由中国力学学会与该所共同主办。


  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力学学会2001~2002年国际国内学术活动计划31项,其中“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学术会议”、“第三届国际实验力学会议(ICEM2001)”、“第四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第四届世界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大会”、“力学与西部开发研讨会”、“EPMESC'VIII”将作为重点会议上报中国科协。会上重点议及了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学术会议的内容,此会目前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科院力学所、29基地等19家单位共同发起组织,计划在2001年11月召开。今年的“力学与西部开发研讨会”拟于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贺德馨副理事长及促进委员会正积极与新疆科委、科协、新疆大学筹备会议,理事会希望各界能够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筹办好这个会。


  关于中国力学学会在IUTAM的理事换届问题,本次会议确定了今后换届的规则,并拟定了本次换届方案。其换届是:(1)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会每次换届之后,接着就对中国力学学会在IUTAM的理事进行换届;(2)为保持在IUTAM工作的连续性,每次换届只换两名,保留两名;(3)中国力学学会的新当选理事长应是理事,另一名理事可在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推选;(4)推选办法是:由当届常务理事提名,之后由理事长会议在提名基础上协商确定;(5)每位理事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本次换届方案为:换上白以龙院士、杨卫教授两人,保留原4位理事中的2位。会议还决定在2004年申办2008年IUTAM大会,这需要本届及以后两届理事会不断的努力。


  最后,会议通报了“中国科协六大代表推选”、“中国科协人才库”推荐、院士推荐的处理办法。中国力学学会 可推荐中国科协“六大”代表3名。杨卫副理事长是第五届常委,是六大的当然代表。另两名将在理事范围推荐,待初步名单提出后由常务理事会或理事长、秘书长会定。会上确定了“中国科协人才库”的推荐方案,具体事宜由学会办公室办理。关于院士推荐,决定将按学会历次的办法,由理事推荐,之后经成立的专门委员会讨论确定。


返回目录


 

第五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的断裂与损伤专业组成员名单

组长  余寿文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北京 100084

副组长 黄培彦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广州 510641

    仲 政 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 上海 200092

秘书  冯西桥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北京 100084

组员  柳春图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 北京 100080

    徐永君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 北京 100080

    陈传尧 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 武汉 430074

    王 彪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所, 哈尔滨 150001

    张克实 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所, 西安 710072

    张俊乾 重庆大学, 重庆 400044

    亢一澜 天津大学力学与工程测试系, 天津 300072

    蒋持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08教研室, 北京 100083


返回目录

 


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国力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会议于2001年4月23---2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浩然大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所的21个单位8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13篇为大会邀请报告。在开幕式上,贺德馨副理事长、叶取源副校长分别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讲话,缪国平教授代表上海力学学会致词。


  在全体会议上,周恒院士、郭尚平院士、刘高联院士分别做了``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渗流力学几个方面的进展和建议''、``Clebsch变换与流体力学变分原理''的综述报告。何友声院士、曾庆存院士的报告分别是``世纪之交的流体力学''和``气候数值模拟''。美国John Hopkins大学教授陈十一介绍了CFD的新途径LB及其在MEMS中的应用。贺德馨研究员、张兆顺、魏庆鼎、黄永念教授分别就风工程、湍流、实验流体、特征张量问题进行了评述。柳兆荣教授、李家春研究员讨论了生物与环境交叉领域的流体力学问题。交通部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的陈志昌总工报告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河口泥沙研究现状,这些综述报告是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长期科学研究的观点、经验或成果的总结。他们都强调了流体力学的基础与工程应用的关系。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必须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另一方面从事应用研究时又必须以流体力学基础研究的成果为指导,才会取得好的研究成果,并受到工程界的欢迎。与会代表感到,通过这些综述报告,对流体力学及其分支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深受启发,这对于今后的科学研究是十分有益的。会议组织了``复杂流动的模拟''、``海洋与船舶工程''、``工业与环境流动''、``计算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研讨会,共8个分会场。学术报告反映了近年来与会代表在各自领域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结果、新应用,内容涉及从全球大气环境到MEMS,从海洋船舶工程到非线性波传播,从交通流到噪声控制,从高精度格式到并行计算,从空间遥感、遥测到热线测量新技术,从高速飞行器运动到昆虫飞行模拟等广泛的领域,尤其是年青科技人员的报告占了50\%以上。他们年富力强,敢于创新,正在为力学学科的发展与国家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他们正逐步成为我国流体力学研究的主力军,他们是我国未来流体力学研究的希望。


  我们还要提到在本次学术会议期间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气氛。为了探求科学问题的答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对学术问题的交流讨论和切磋,加深了对流动规律的认识,这是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在今后的学术活动中要进一步加以坚持和发扬的。


  这次会议的成功是全国流体力学与相关领域学术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会议对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北京大学湍流和复杂系统研究国家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交通部河口海岸研究中心的支持和资助表示感谢。对上海交通大学及建工学院、船舶海洋工程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大会秘书处及会务组的热情、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们为大会的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提供了生活的保证,对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在准备文集工作中细致、精心的工作表示感谢。


  这次会议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从本次会议可以看到,无论在流体力学的传统领域,还是新兴学科分支,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工程应用方面都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是流体力学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在今后,我们要继续组织好流体力学和各分支学科专门的学术会议,积极筹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流体力学的繁荣和发展而共同努力。


返回目录

 


全国非线性振动、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纪要


  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第六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振动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于2001年5月1日至6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三次联合举办,两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和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非线性力学和运动稳定性专业组共同主持。来自于力学、数学、物理及工程研究领域的近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中既有著名院士、知名专家,也有优秀的年轻学者。


  会议共收到稿件110余篇。经专家审定,其中60余篇会议论文收入《非线性动力学学报》2001年1~4期;另有30余篇结集出版。论文涉及非线性振动、非线性分析方法、分岔与混沌、运动稳定性等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以及电力系统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学术交流分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两种形式。在全体大会上,陈予恕教授、薛禹胜院士、张芷芬教授、张锁春教授、陆启韶教授、唐云教授、徐健学教授、杨韶普教授、张伟教授、以及张延安高工,对力学、数学和工程领域中的非线性振动和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做了综述、展望和专题报告。


  交流会上,代表们就本学科各分支领域的一些前沿性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认真、活跃的学术交流。通过交流,大家较全面地了解了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促进了相互沟通,一批年轻科学工作者的科研成果也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将会促进我国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经会议领导小组协商,下一次会议初步定于2003年暑假在天津或北戴河召开。


返回目录


第六届全国工程中边界元法学术会议纪要


  第六届全国工程中边界元法学术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重庆大学和北京力学会承办。经过各有关方面的积极筹备,特别是在重庆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会议于2000年12月4~7日在重庆市沙坪坝重庆大酒店召开。会议筹备期间共收到论文摘要40余篇,经过有关专家的审稿,最后收入论文集的共有论文29篇。


  会议由清华大学姚振汉教授和重庆大学祝家麟教授担任主席。我国工程中边界元法研究的创导者、这一系列会议的创始人杜庆华院士亲临指导。国际著名学者意大利大米兰工业学J. Maier教授所作“On Symmetric Galerkin Boundary ElementMethod”的邀请报告。会上共有20篇论文作了认真的报告和热烈讨论。


  回顾以往历届会议,第一、二届会议参加者曾有二百人左右,此次和上届相似,与会者三十余人。与会者普遍认识到这反映了边界元法在我国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投身新方法研究到扎扎实实的理性发展两个阶段,研究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一系列会议的第一届就是由祝家麟教授负责在重庆建筑大学承办的,这次又由祝教授在重庆大学承办,前后已经经历15年召开了6届。与会者一致认为,开好这次会议不是为了给系列会议画个圆满的句号,而是要把我国的边界元研究更好地向前推进。会上姚振汉教授等介绍了世纪之交国际边界元法研究的新动向,特别是多极边界元快速算法(Fast Multipole BEM)等的兴起为边界元法在大规模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与会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表示,在新世纪要在这一新的发展中作出我们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


返回目录

 


力学2000大会渗流力学专题讨论会暨第六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纪要


  2000年10月13~16日于重庆大学召开了《力学2000大会渗流力学专题讨论会暨第六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主办,重庆大学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承办。全国共22个单位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组织委员会共收到论文稿件一百余篇,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科学性和创新性进行评审,录用了其中65篇高水平论文,发表在《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增刊)上。会议通过大会专题报告、分组讨论、自由论坛等形式,交流了近五年来在渗流力学理论及其在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成果,加强了渗流力学与相关工程领域的互相渗透与互相交叉,为渗流力学在21世纪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会议认为,90年代以来,渗流力学得到了蓬勃发展,推动了石油天然气开发、煤炭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事业向前发展,渗流力学成为防上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兴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河海工程,以及在生物工程、地震预报、环境保护、农林工程等科学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础。会议着重讨论了能源环境中的渗流,油气藏渗流、生物渗流和岩土工程水工渗流等工程领域渗流力学的理论、实验和数值计算等问题。会议认同下列一些问题的研究值得21世纪渗流力学界继续予以重点关注。


1) 微渗流。包括微观渗流和微动态渗流。微观渗流还应加强数学工作,特别要强化微观和宏观研究相结合,将微观研究的结果正确地向宏观推演;微动态渗流主要涉及深层的和封闭的地下环境,深层渗流微动态可为人类提供重要信息,例如地震信息。但这方面的工作仅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性和理论性工作亟待加强。


2) 流固耦合的二相渗流。这方面的问题涉及很广,地面沉降中的渗流、水库诱发地震中的渗流、煤层瓦斯渗流与煤体力学的耦合、石油开采中的流固耦合等流固耦合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值得研究。


3) 溶质运移渗流。该项研究与多个领域有关,应关注所涉及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防治、土壤碱化防治及三次采油工程中的溶质运移问题。溶质运移渗流理论还需深化。


4) 生物渗流。将渗流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开展生物渗流研究,并且也很需要尽快开展植物渗流研究。


5) 非线性科学在渗流研究中的应用。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需重视和加强。


6) 计算渗流力学。这方面的研究发展很快,特别是在工作站软件一体化、模块化、集成化、横向整合、网格精确化、数值解法标准化、并行化、可视化方面有丰硕的成果,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7) 煤层气开采利用是渗流力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生长点。煤层气开采所遇到的渗流问题较为复杂,还应加强其富集、吸附机理和开发方案及技术研究。


8) 还应加强渗流力学在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与会代表注意到青年一代渗流力学工作者正脱颖而出。大会坚信,在新世纪渗流力学一定会取得更具重大意义的进展。


返回目录

 


中国力学学会沉痛悼念前理事长王仁先生逝世的唁函


王仁院士治丧委员会:


  惊悉王仁先生因病不幸逝世,我们深感悲痛,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王仁先生的亲属表示深切的哀悼。王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他在塑性理论特别是塑性动力学方面杰出的学术成就,在地球动力学领域一系列具有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为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仁先生为培养人才呕心沥血,他的许多学生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和骨干。王仁先生关心科学普及工作,亲力亲为撰写文章,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尽心竭力。王仁先生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和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力学学报》副主编等职。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王仁先生还曾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会理事、执行局委员,为提高中国力学界在世界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王仁先生为人谦和,是我们敬重的良师益友,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王仁先生的逝世是我国力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我们将永远怀念他,并继承他的遗志为我国的科技振兴而奋斗。


王仁先生千古!

                      中国力学学会

                       2001.4


返回目录

 


王 仁 院 士 生 平


  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暨地球物理系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王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1年4月8日10时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王仁先生1921年1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44年春到贵阳飞机制造厂做设计员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派到台湾参加对日军修理厂的接收工作,在台中市第三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1948~1950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继续深造,于195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获洛克菲勒奖学金进入布朗大学应用数学部进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1953年,获得该校的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副研究员。1954年秋赴芝加哥依省理工学院力学系任助理教授。

  王仁先生自195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就渴望能早日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克服重重阻挠,终于在1955年春回到北京。回国后,应周培源教授之邀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教,并于1962年任该系副系主任。十年动乱期间,王仁先生受到了诬陷和迫害。1969年至1971年去江西干校农场劳动。回校后,也未能去三线工作。出于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责任感,王仁先生毅然从过去熟悉的领域转到地质地理系工作,走上了力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1979年北京大学力学系从汉中迁回北京后,他跨系同时兼任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和固体力学三个教研室的主任。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任北京大学力学系主任,仍兼任地震地质教研室主任。1993年以来任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王仁先生以他勤奋、严谨、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其研究涉及的诸多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为我国的塑性力学和地球构造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上塑性力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正处于理论系统化阶段。布朗大学以Prager为首的研究集体是当时最有实力的中心之一。王仁先生作为活跃的一员,和同事们合作,取得了不少有开创性的、影响很大的成果。王仁先生1953年在博士论文中所给出从圆形边界出发的滑移线网的解析解,是滑移线理论中少数大变形非定常运动的精确解之一,是用理想塑性力学分析断裂扩展的早期工作。后来,他还首次在压延分析中考虑模具上的摩擦力,对筋条压制工作再次作了滑移线大变形分析。五六十年代,王仁先生又研究了冲击载荷下结构的塑性动力响应,给出极限分析上下限的估算方法,在军事防护、民用运输工具的耐撞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80年代,王仁先生等对冲击载荷下结构的塑性屈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传统的临界速度仅表明结构进入轴对称的屈曲,还存在一个约高于该临界速度一倍的第二临界速度。当冲击速度达到第二临界速度时,结构进入非轴对称的屈曲。这一结果既为提高设计的临界速度,从而节省材料提供了依据,又揭示了结构塑性屈曲不同于弹性屈曲的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该成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90年代,王仁先生指导博士生开展了对高分子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利用模糊概率论、统计力学和热力学对高聚物的黏弹塑性行为进行了统一描述,构成了一套模糊随机分子网络的力学体系,以前的大部分理论均是其特例。


  王仁先生是国内将力学与地球科学相结合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先者,作出了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研究工作。探讨地球上各种构造形成的驱动力和变形过程是地球动力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1978年,王仁先生将地球分成快速模型和慢速模型,采用弹性理论给出了15层快速地球模型的解析解,计算出在日、月引潮力及短期自转速率变化下引起的全球应力场。

  这些结果后来被用于触发地震因素的研究。1976年唐山地震后,王仁先生领导研究组利用我国丰富的地震历史资料和弹塑性理论,首次用有限元方法逐次反演了华北地区700年来发生过的14次7级以上大震,最后得出唐山地震后的应力分布,预测了未来地震危险地区。后来发生的五六级地震基本上都落在这些危险区内80年代,将损伤力学引入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发现裂纹扩展方向与在均匀介质中弹性理论所预测的方向不同。这对于认识地震断层的破裂过程有指导意义。90年代,首次利用GPS等大地测量结果及有关应力资料对北美板块驱动力作了联合数值反演。这些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1988年王仁先生被邀请在第17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作了题为“大地构造分析中的一些力学问题”的专题报告,并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


  因其在力学与地球动力学领域的渊博学识、卓著成就,王仁先生荣获200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王仁先生还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系和地质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仁先生在数学力学系期间,率先开设了塑性力学、极限分析等新课,并先后讲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多种其它课程,创建了北京大学的固体力学研究室。举办了多次教师进修班,为全国高校培养了一批从事塑性力学教学与研究的骨干。在地质系,开设力学与地学相结合的课程,培养了一批具有深厚力学基础的构造地质和地球动力学人才。在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还创建了地球动力学硕士点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王仁先生还十分重视国际交流,推荐了校内外许多教师、学生到国外进修、留学,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促进了北大及一些其他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1999年和2000年王仁先生又组织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成功申办IUTAM的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在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王仁先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优秀人才,许多已成为教育和科研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为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王仁先生还十分热心于学术组织及学术刊物的工作。历任北京市力学学会理事长、

  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和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第四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

  历任力学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等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副主编。1991年以来王仁先生曾先后主持了三次在北京召开的IUTAM学术讨论会:“多晶金属大变形下的本构关系”、“地球动力学中的力学问题”及“带缺陷物体的流变学”,加强了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推动了我国固体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1986年以来,王仁先生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理事。1996年,被选为IUTAM执行局的委员。王仁先生积极参与IUTAM的工作,为提高中国力学界在世界的学术地位做出了杰出贡献。

  1986年王仁先生被聘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参与了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与规划、国际科技交流的组织,为国家基础科学的发展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王仁先生热爱祖国,追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投入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虽在文革中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仍不改初衷,于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仁先生毕生对科学事业怀有极大的热忱,付出了忘我的劳动。在七十高龄以后,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而且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发表了近百篇论文。王仁先生以其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严谨扎实的治学风格,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的品德情操,深受学术界同行的敬佩和历届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王仁先生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不顾自己病体,周密地安排未尽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组织工作。甚至在重病住院时,还强忍极度痛苦,让亲属笔录对同事的嘱托,讨论学科发展与国际合作事宜。他念念不忘为之献身的科学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王仁先生的逝世使力学界和地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良师益友,对力学界、地学界都是重大的损失。


王仁先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返回目录

 

 

~~~~~~~
省市学会信息
~~~~~~~

江西省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组成


  江西省力学学会于2000年11月进行了换届工作,通过通讯选举,产生了由56名理事组成的江西省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2000年12月23日举行了江西省力学学会第五届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选举产生了29名常务理事;在五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4人,秘书长1人.经第四、五届理事会议研究决定,推举名誉理事长1人,名誉副理事长1人,顾问3人,指导和协助学会工作。


理事长    扶名福

副理事长   张安哥,刘夏石,刘高航,史坚忠

秘书长     徐镇凯

名誉理事长  杨德品

名誉副理事长 刘国柱

顾问     杨德品,刘国柱,余松涛


返回目录

 


重庆市力学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暨理事扩大会召开


  重庆市力学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暨理事扩大会议于2001年3月23日在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召开,来自重庆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5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市科协学会部舒云章同志与会并发了言。此次会议共收到力学方面的论文25篇,在大会上有20余人作学术报告进行交流。在理事扩大会上,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力学学会理事长陈景秋教授作了学会工作专题报告,并对学会的下一步工作作了部署。会议还增选了石少卿、邓国红、李正良、陈永田、黄绍平5位同志为学会的常务理事。


返回目录

 

 

 


~~~~
学术报告
~~~~

经济形势与西部开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梦奎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一个总的判断: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出这个判断的主要根据是:


  第一,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变化,即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向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八十年代初制定的1980---2000年GDP翻两番的计划,提前5年,在1995年实现了。1996年提出2000年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也提前实现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重大转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出口增长38.3%。


  这说明,我国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前些年经济过热带来的困难,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或者说``拐点''。 但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很稳固。考虑到去年增长速度前低后高,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速度可能下降,但计划7%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超过。这样,1981---2000年中国年均增长率预计为9.6%, 2000年GDP为1980年6倍以上。经过2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一般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总体上可以说,按照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现在已经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而且比原来预定的标准高。人均GDP翻两番和总量翻两番是两个不同的量,因为20年来人口增加3亿,人均翻两番比总量翻两番多50\%以上。这是下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小康逐步向现代化过渡的阶段。这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引起许多重大的变化。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许多新的发展机遇,都是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有关的。当然,全国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方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有3000多万人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从总体可以说,初步实现了小康,迈进了小康社会的门槛。我说``初步", 是因为小康是个长达几十年的过程,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都可以说是小康,这几十年都是建设小康社会,也可以说是逐步从小康向现代化过渡的阶段。虽然中国经济总量有比较大的增长,GDP总量排在美、日、德、法、英、意之后,居世界第七位,因为人口多,人均GDP现在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总量大说明有相当大的经济实力,人均数量少说明还比较穷。按照现行的汇率法计算,人民币和美元的比价是8.27:1, 我国的经济总量将近1万亿美元,这是被低估的.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有一种测算,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和美元的比价是2.5:1, 我国的经济总量是3.2万亿美元,人均近3000美元。即使这样,我国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程度不能作过高的估计。


  第二,经济体制的变化,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是下一步经济发展的体制基础。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有不同的估计,从总体上说,大约在60%左右,不同领域情况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在物质资料方面,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市场化程度都已经很高;在金融、保险和劳动力方面,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低。经过20年来的改革,传统体制下的社会经济矛盾和问题,有些解决了,有些还没有完全解决,新体制也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充分考虑体制的变化,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仍然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提供体制保障。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整个经济发展关系极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金融改革和经济法制建设,也都要继续积极进行。改革的目标,是再经过10年时间的努力,即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十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有新的突破,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需要。由于深化改革引起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企业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以及社会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加上民族和宗教问题,都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要把妥善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


  第三,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关于国际环境的变化,

以下四点是重要的:


1. 经济全球化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我国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入WTO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必须全面估量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 世界经济有可能保持正常的发展态势。科学技术进步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以空前的规模进行。对世界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代替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弥漫的悲观气氛。据世界银行预测,2000---20007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可以达到3%, 发展中国家将高达5%, 优于此前2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预计在4%以上。一种最为乐观 估计是,根据经济长波理论,八十年代末期兴起的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革命,会有30年左右时间的生命周期,使世界经济在2020年之前有可能保持快速增长。信息技术进入成熟期以后,生物技术又有可能进入高潮期。总的来说,新的技术革命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利。


3. 从政治上看,由``冷战''结束而引发的大国关系的调整仍在进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将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单极与多极、霸权与反霸权的矛盾和斗争进入更加复杂的阶段。世界范围内军控和裁军的势头减弱,美国军费开支是日、德、英、法、俄、中六国军费开支总和的1.7倍。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给世界带来严重不安。民族和宗教问题突出,一些国家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我国周边环境中的潜在压力和现实挑战增大 ,有许多令人忧虑的事情。但是,综合各种因素判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世界和平可以维持,我们还有条件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在新的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化中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4. 国际形势中不稳定因素增多。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频度和强度可能上升,地区和全球军备竞赛危险增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金融体系的脆弱,虚拟经济的膨胀,使国际经济风险增加。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总的判断,是考虑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改革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说,要充分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考虑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对内和对外开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来规划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经济结构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正是通过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的。经济结构的涵义很广泛,现在我们讲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是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工业改造改组和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服务业(包括改造传统服务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一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是由两方面情况决定的:一是温饱问题解决,进入小康建设阶段,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也在加快,要求改变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二是科技进步加快,新的行业不断代替旧的行业,新产品层出不穷,不适应这种变化就难以在国内外市场上立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发展新兴产业,一是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的过程,也是落后的生产能力淘汰的过程。从发展速度看,新兴产业会超过传统产业,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可以证明;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在今后比较长的时期,传统产业仍将占主要地位,绝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发展。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所决定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面貌,我们也应该把推进信息化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又赶上信息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传统产业不一定是技术落后的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之后,可以提高技术含量,注入新的活力,既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可以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如服装和机械产品。在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关系上,要注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但绝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所在, 也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不意味着技术落后。产业结构调整是长期任务。结构调整讲了多年,现在讲结构调整和过去不同:从增加产量和品种,转变到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从国内企业与行业的发展,转变到参与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从单纯政府导向,转变到在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结构调整不是停止发展,而是在发展中调整 ,通过调整得到更好的发展。新的技术革命引起的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我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通过结构调整把我国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城市化进程问题

  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遇到新的问题。一是,农产品供求总量已经大体平衡,有的已经过剩。棉花年产8000万担,一年消费7000万担,库存1亿担。粮食国家库存5000多亿斤,加上农民手里的存粮,全社会存粮达1万亿斤,相当于一年全国粮食产量。1992年以来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3%, 明显高于人口增长速度。现在出现了过去所没有过的相当多农产品销售困难的现象,不少农产品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提价没有余地,很难再通过提高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乡镇企业和整个工业一样,面临生产过剩和销售困难,增长速度趋缓,近两年乡镇企业减少300万个,从业人员减少近2000万人。初始阶段那种低水平的规模扩张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讲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乡镇企业。三是,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单位资本所吸收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也在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和进入乡镇企业的机会相对减少。从社会发展看,有机构成提高是一种进步,但对于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中国农村是个严重问题。四是,农民负担重,三令五申减不下来,原因是养人和办事超过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农村消费水平低,市场潜力大。扩大内需,农村市场是很重要的一块,关键是如何使几亿农民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产业结构调整也包括农业结构调整问题,需要研究如何减少和淘汰不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市场有需求的产品,通过结构调整解决某些产品的过剩问题。研究如何更多地实现农产品向畜牧产品的转化,即发展畜牧业的问题。如何发展出口农业,像蔬菜、花卉、水果,而这又需要研究如何改良品种,如何保鲜运输,如何开拓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问题。

  从长远来看,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工业化和城市化,或者也可以说,是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或城镇化。关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这样说: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最困难之点,不在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点在城市,最终落脚点却是在农村。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几亿农业人口非农化或城镇化的问题。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过去几十年推进工业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城市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现在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将近70%, 如果城镇人口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人,所增加的消费需求就相当可观。不做到这一点相当容易。由于交通运输的发达和通讯的便利,由于新技术产生的发展,城市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要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口成亿农村人的非农化和向城镇转移是不可避免的。非农化和城镇化的进展,将引起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生产和生活社会化程度将会明显提高,引起市场的扩大。这也就是农村现代化的过程。这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从现在起就要突出地提出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可能要持续几上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不能求成过急。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除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外,也有一部分要进入大中城市。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需要改变,当然同时要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小城镇发展有重要意义,但这并不是孤立地去建设一批小城镇,而应该是城市经济辐射和农村经济相对集中的自然过程,经济集中了,人口自然也就集中了。需要研究户籍制度、用地制度、投资来源、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四、西部开发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着重点是西部开发问题。我讲几个基本观点:


1.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大国尤其如此。自古以来就存在地区差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春风不度玉门关'', 就是地区差距的写照。古代的地区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条件和区位差异决定的,也同社会变迁特别是战争有关,例如开始于东晋完成于南宋的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现在讨论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从沿海沿江地区和内地一些城市开始的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地区差距的扩大。可以说,自中国近代工业化启程以来,地区发展差距从总体上即呈扩大之势。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地区政策几经变化:开始强调均衡发展,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提出重视沿海地区,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搞工厂内迁和``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总的来说各个地区经济都有很大发展,纵向比较发展速度都很快,但横向比较,地区发展差距是扩大的趋势。这说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根据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地区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即人均GDP的差距,仍是继续扩大的趋势;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则取决于发展速度的差异。这是总的趋势。个别地区由于发展速度快,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甚至后来居上,是有可能的,如改革开放以来的广东。除了各省、区之间的差距外,还应该注意省、区内部各市、县之间的差距问题。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一个省、区是全国景况的缩影,总的来说,多数省、区内部,市、县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省、区制定发展战略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2. 西部开发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要牢固树立``两个大局''的观点: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一个大局。由于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东部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各省、区内部也都有一部分市、县率先富裕起来,带动了全国的发展。这个政策要坚持。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也是一个大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发西部就是为了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中国实现现代化 ,当然包括广大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不实现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建设,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市场物资供应丰富,现在已经有可能加大对西部地区支持的力度。特别是当前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财力物力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开发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从西部开发中扩大经济合作与交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要把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考虑。东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世界范围、特别是亚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实现的。现在要通过开发西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振兴, 同时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3. 西部开发的阶段性问题。关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还可这么说: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在东部,而是在西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点在东部地区,而落脚点最终可能是在西部地区。我们的目标,是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既然那个时候全国还只是``基本'', 就意味着可能有一部分地区现代化的进程还会再滞后一些,需要更长的时间。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落后,取得同样的成绩需要付出比东部地区更艰苦的努力,至少要半个世纪或者更长一些时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现代化。因此,开发西部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长期的战略任务,而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突击性任务。在整个21世纪,都应该注重西部的开发问题。


  由此可以作出结论:西部开发必须是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全国的现代化建设,西部地区的开发,都需要认真规划,循序渐进。首先需要把现状搞清楚,研究西部地区从现在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大体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实现现代化。这样分几步走,确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就可以给人们一个明确的方向。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大的阶段划分,现在三步实现了头两步,并不是说走完了全程的三分之二。头两步用了二十年,实现第三步目标要用大约五十年时间,这半个世纪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全国是这样,西部地区也是这样。在这方面,前瞻性的研究现在还做得不多。因为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有些地方现在还没有达到第二战略目标,甚至连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研究西部开发问题要考虑到这种情况,把这作为起步点,就是说,要先解决温饱问题,再初步实现小康,在此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当务之急,是确定西部开发的第一阶段,即``十五''计划时期或者更长一些时间,西部地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的重点,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及内部和外部条件,把大的思路搞清楚。现在还是规划和起步阶段,重头戏还在后头。要``冷''、``热''结合:即要有满腔热情,又要有冷静头脑;即要有紧迫感,又要从长计议;即要雷厉风行,又要科学规划。总之,态度要积极,工作要扎实,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


4. 西部开发的政策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负有重要职责。西部开发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首先是制定发展规划,例如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像交通运输网;大的生产力布局,像西电东送,都需要政府统筹规划。也需要政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和政策支持,这都是肯定的。要研究的是,政府能够提供的资源有哪些?能够运用的政策手段有哪些?如何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西部地区更多的支持,这是国家已经在做的。国家已经决定把相当大部分的国债资金和国际上提供的优惠贷款投向西部地区。

  目前正在西部建设许多大中型项目,还有些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前些年实行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东部支持西部的做法,也要在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但是,中央的财力毕竟有限,地区之间的支持只能起补充作用。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内体制条件和过去不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部经济环境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西部开发问题要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考虑。国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的动作有三次:五十年代``156项''重点建设中有若干项摆在西部,六十年代``三线建设'', 以及最近提出的西部开发。实施西部开发战备,和前两次不同,因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制也不同,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也不同。重点要放在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外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市场为基础促进东部地区和境外的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


5. 要把开发西部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结合起来。关于东、中、西部的划分,从地理位置来说并不是很精确。例如吉林省划在中部,实际地理位置在东部;内蒙古自治区划在中部,实际地理位置却是横跨东部到西部的。从经济发展水平说,中部地区也有经济落后的地方。现在这种东、中、西部的划分,也可以理解为是综合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经济发展水平来考虑的。不论怎么说,都很难十分周全。不论如何划分,其精神实质,都是承认差别和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加快发展的问题。中部地区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有综合资源优势,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要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实际上,现在国家出台的某些优惠政策,就是把中部与西部放在一起来实施的。东部地区当然继续发挥优势,创造条件,争取率先实现现代化。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性大课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新阶段经济发展中要坚持这条方针。


  需要考虑两方面的情况:一是,我国的自然资源,包括耕地、森林、水和矿产资源,绝大多数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水平。加上几十年来在技术水平比较低、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快速推进工业化,消耗了大量资源,粗放式的发展路子已经难以为继。二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有害人体健康的产品越来越没有市场,“绿色产品”受到欢迎。“饥不择食,寒不择衣”的时代过去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问题。1998年底全国人口12.481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53‰,首次降到10‰以下。维持这样的增长率,2010年全国人口可以控制在14亿。但西北五省、区和西南五省、市,除四川、陕西两省和重庆市外,人口增长率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个别省、区有民族人口政策的特殊因素,也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问题。“十五”时期是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长最多而劳动力需求增长相对缓慢的时期。有人根据30个省、市的情况作过计算,人口增长率每下降1个千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可提高0.36 0.59个百分点。人口问题过去是两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现在应该加一句话:注意老龄化问题。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占10%,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会带来不少新的问题,但现阶段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是对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环境保护可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甚至形成新的产业。我国的环境问题,在工业污染的治理方面有改善,在治理荒漠化方面进展不大。西部不少地方生态脆弱,更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破坏之后再治理的老路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现在全国粮食供应比较充裕,是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加快恢复林草植被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好时机。有些地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环境建设更可以带动旅游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了,优势也就失去了。环境保护要正确处理“内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关系问题。生态建设要注意正确处理“外部经济”和“内部不经济”的问题,使之能够持续进行。


  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是长远大计。主要是水资源和能源问题。水资源是三个问题:南方洪涝灾害,北方缺水,水源污染。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西部许多地区更加突出,是西部开发的难中之难。必须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制度;积极寻找新的水源。边界省、区跨国界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及早注意。在国际上寻找稳定的石油资源供应,在国内加强石油储备,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要减少初级产品出口以节约资源,进口低能耗的产品以节约能源。西部开发也要努力搞深加工,不能走单纯开发资源的老路。1999年,国家开始停止长江黄河上游森林采伐,全国木材产量比1997年减少1000多万立方米,下降15%以上,而进口各类木材制品只占用汇总额的2.06%,不到30亿美元,是十分合算的事。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了,多动脑筋,经济发展思路可以有很多新招儿。


六、外部经济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加入WTO是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谈判还在继续进行。这个问题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甚至很多企业、很多产品。讲几点基本认识:


1.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际上就是主动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迟早要加入,迟入不如早入。加入WTO是件好事。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仅是全球化,应该讲三种趋势:国家经济振兴,区域集团化(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酝酿中的东北亚经济圈等等),经济全球化。对于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经济振兴是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基础,首先要把国内经济搞好,否则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陷于被动;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又是现阶段实现国家经济振兴的必要条件,闭关自守实现不了现代化。不能只讲全球化,美国可以,中国不可以,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总体上说处于弱势。


2.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利有弊,总体上利大于弊。首先是在多边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下获得平等互惠的国际贸易地位;可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WTO内部维护国家利益;可以利用 WTO的规则,解决我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纠纷。加入WTO,也会促进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内法制的健全,许多法律、法规和政策要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进行修改。加入WTO的利与弊,在行业、产品和企业的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一般说,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企业和部门,如现在出口比较多的轻纺产品和家用电器产品,是得益多的,所以美国在谈判中坚持对中国纺织品进口实行配额限制,美国纺织业工会反对中国加入WTO;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竞争力差的,或者幼稚的产业,例如汽车、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压力就比较大。还有知识产权问题,我们也得付出更大的成本。但竞争也有好处,有压力才能进步。我国汽车工业多年搞不好,和过度保护有关。总之,利弊要具体分析,不仅是分析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等,而且要分析每一个行业内部,每一种产品,每一个产品的品种,加入WTO之后有什么影响。加入WTO后,有或长或短的过渡期,一般是五年左右,正是“十五”计划时期。要抓紧做好过渡期的工作,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哪些产业和产品是有现实优势的,应当积极发展;哪些产业和产品是有潜在优势的,要努力创造条件扶持其发展;哪些产业和产品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积极放弃”。要在对WTO规则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借助法律法规、贸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对某些产品和产业进行必要的保护,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经济积极而又有稳妥地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3.对加入WTO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不要看成是大祸临头。例如降低关税税率,1994年我国关税总水平是40%,前几年降到25%,现在是17%(发展中国家平均是12.3%),2005年要降到10%,实际上现在还不到8%,因为有各种优惠政策,还有走私,解决了这些问题,关税不会减少。这几年关税税率降低了,但税额是大幅度增长的,1999年增长80%。但是,也不要把加入WTO看成天上掉下一个馅饼。带来的好处是要努力去实现的,是跳一下才能摘到的果子,带来的压力是很现实的。要有紧迫感,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了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要注意培养懂得外语,懂得有关的专业知识,有关的国际法律知识,WTO的各种规则的人才。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人才流失问题现在已经相当严重,加入WTO后会更加突出。必须实施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战略。


4.现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是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形成的,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制定的,总体上对他们有利,发展中国家往往是这些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处于不利地位。严峻的事实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差距,即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少数发达国家在竭尽全力推行对自己有利的经济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企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强加于人,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用自己的“环保标准”、“劳工标准”或其他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发挥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中国加入WTO后,也会面临着经常性的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有中国、印度、俄国,以及其他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对于形成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对于 WTO的前途,都可能发生影响。


七、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这是国内外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确实存在许多困难,许多棘手的问题,例如当前需求不足的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失业增加的问题,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的问题,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问题,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的。但是,总的来说,当前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是前进过程中的困难。从主流看,从长远战略眼光看,中国经济发展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有着光明的前景。


第一,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处在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现代化进程刚刚开始的经济发展阶段。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刚从温饱进入小康,在消费方式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不仅是中、西部地区,包括东部地区在内,都有大片的国土有待开发。科技进步会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会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需求潜力很大。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第二,从物质条件看。现在各种建设材料和机器设备供应丰富,有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过去做不到、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建设项目,现在很容易就做到了。就是说,具备经济快速增长的物质基础。


第三,从体制基础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一方面,市场化程度在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增强;一方面,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施宏观调控,国家也在积累经验。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地融入世界市场。继续深化改革将给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从人才条件看。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但劳动力便宜,具备竞争优势。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明显。大批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成长起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留学回国人员越来越多。各级领导积累了领导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就是说,人才条件是具备的。


第五,从国际环境看。尽管有不少隐忧,但和平的国际环境能够保持,我们还有条件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我国是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的技术革命和经济结构调整,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综合分析各方面条件,21世纪初我国经济将是一个新的成长期,会保持好的发展势头。“十五”计划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从全国来说,可以达到7%左右。这同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远景目标相吻合。也有的研究者提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达到7%,8%左右。发展是硬道理,要强调经济增长,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本文摘选自中国航空学会会讯)

关闭窗口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0  Address: No.15 Beisihuanxi Road, Beijing 100080, China
电话 (Tel):(86 10) 6255 9588 6255 9209 传真 (FAX): (86 10) 6255 9588
Baidu
map